400-803-2309
13392657254

23%增收+游客翻番!增城丝苗米“云认养”藏着乡村振兴密码

来源: 赤焰信息   时间: 2025-07-30   浏览次数: 0

2024.5.10认养农业.gif

2025年7月5日,增城丝苗米核心产区传来重磅消息:全运会东“稻”主培育计划启动!想当“云庄主”认养稻田、实时看稻子生长?这个计划让你即刻实现。它为增城丝苗米注入新活力,开启发展新篇。

图片

01

“云庄主”上线:从餐桌到田间的双向奔赴

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增城丝苗米凭借“香、软、滑”的独特口感和晶莹透亮的外观,早已成为岭南饮食文化里的标志性食材。此次推出的“线上认养+线下体验”模式,相当于给这一传统名品装上了“数字引擎”。


通过“稻田时光”小程序,城市用户只需完成身份认证和地块选择,就能成为“云庄主”——认养1分地可收获约80斤丝苗米,认养1亩地还能获得定制化稻穗标本礼盒。


从春播时农机翻耕的泥土芬芳,到秋收时收割机穿梭的金黄稻海,“云庄主”们能通过小程序的360°旋转摄像头全程围观种植全周期。拔节期的株高变化、抽穗期的结实率监测,这些原本只在农技手册里出现的术语,现在成了家长给孩子科普的生动素材。


有位深圳用户在小程序留言:“看着稻子从青苗长成稻谷,孩子突然明白‘谁知盘中餐’的真正含义。”这种深度参与感,让丝苗米从货架上的商品,变成了承载农耕文化的情感纽带。

图片

而广州赤焰信息(微信ID:chiyanmary)认养农业系统让体验升级:“云庄主”可接收农事提醒并选择管理方案,系统同步给田间团队;还能生成种植电子报告,分享获积分兑换体验权益。


02

1616体系:给每粒米上“品质保险”

要让“云庄主”们吃得放心,背后离不开“1616”品质管控体系的硬核支撑。这个体系把种植全流程拆解为16个关键环节,每个环节都有16项量化标准:种子要经过3次基因纯度检测,确保丝苗米特有的细长粒型;土壤每季度进行重金属和有机质含量分析,严格控制在国家标准的1/3以内;


灌溉用水取自增江支流,需通过pH值和微生物指标双重检测。田间部署的物联网设备更是形成了“智能防护网”——土壤传感器每小时采集一次墒情数据,虫情测报灯自动识别害虫种类并统计数量,一旦发现二化螟等病虫害达到预警值,系统会立即推送防治建议给技术员。


更关键的是区块链溯源技术的应用,从插秧到加工的每一步操作都生成电子凭证,消费者扫码不仅能查看农事记录,还能看到检测机构出具的38项农残检测报告,真正实现“从田头到餐桌”的全链路透明。

图片

03

双向赋能:农业升级的“增城答案”

对增城农业来说,这个计划带来的是一场“双赢革命”。一方面,认养模式让稻谷还在灌浆期就确定了销路,避免了传统种植“看天吃饭”的市场风险,参与农户的收入平均提高了23%。另一方面,数字化种植需求吸引了12名农业院校毕业生返乡,他们带着无人机植保、智能灌溉等技术加入团队,村里的“新农人”队伍半年内扩大了近一倍。


线下体验基地还形成了“农业+文旅”的联动效应。每周末开放的“稻田课堂”能接待200名游客,大家可以体验手工插秧、脱粒等农事,用新米现场煮出来的米饭香气能飘满整个体验区。周边农家乐的老板笑着说:“以前要等熟客上门,现在游客都是冲着丝苗米来的,土鸡蛋和增城迟菜心的销量都翻了番。”

图片

随着数字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,增城丝苗米从区域名品向全国标杆升级。目前超1200名“云庄主”认养800多亩稻田,范围远至黑龙江。产区计划引入AI图像识别技术助“云庄主”了解稻苗生长,开发稻田研学课程供城市学生实地观察。“科技+情怀”模式使好米走进更多家庭,让传统农耕文化在数字时代焕新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称传递“慢食文化”,这或是增城丝苗米对现代农业的创新作答。

文章分享转发朋友圈,加工作人员微信(chiyanmary)提供截《认养农方案》包含共享农场,认养农业的模式,以及实施方案。同时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的看法,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,结识更多行业伙伴!


新1.png

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,获取广州赤焰信息系统试用资格


扫码获取案例和报价

关注我们

咨询电话

400-803-23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