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03-2309
13392657254

3.8万/年!陈西村农户靠一只羊致富,这模式能复制吗?

来源: 赤焰信息   时间: 2025-07-29   浏览次数: 0

2024.5.10认养农业.gif

30户农户年增收3.8万!陈西村靠一只羊走出致富路,在乡村振兴浪潮中,这个村用“村集体经济+农业企业+农户”模式搞起崇明白山羊认养——既保住了国家级保护品种,又让农户腰包鼓起来。这波“小品种撬动大收益”的操作,成了乡村特色产业的范本!

图片

产业困境与破局逻辑


崇明白山羊作为上海地区唯一的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,具有肉质细嫩、繁殖率高、抗病力强等显著优势,其板皮更是制作高档毛笔的优质原料。然而随着现代农业规模化进程加快,该品种面临三重发展瓶颈:


一是传统散养模式导致养殖成本攀升,饲料、防疫等综合成本较规模化养殖高出15%-20%;二是市场渠道分散,农户议价能力薄弱,终端售价仅为品牌产品的60%-70%;三是品种混杂问题突出,纯种保有量不足历史峰值的30%,保种压力巨大。

陈西村的创新实践正是基于对产业痛点的精准把握。通过构建“村集体统筹-企业赋能-农户参与”的闭环体系,成功破解了传统养殖业的三大困局:


一是通过集中采购降低30%的饲料成本;二是建立从养殖到加工的全链条追溯体系,产品溢价率提升至40%;三是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三级育种体系,纯种羊比例恢复至75%以上。

图片

而广州赤焰信息(微信ID:chiyanmary)认养农业系统恰好提供支撑:其集中采购管理功能优化采购流程,助力成本控制;全链条溯源功能强化品控信任,提升溢价;育种数据管理功能则规范育种流程,保障纯种比例。

三元协同的创新机制


(一)村集体的枢纽作用


作为项目实施主体,村集体承担着三大核心职能。在资源整合方面,村集体整合闲置土地建设标准化羊舍,通过“以租代建”模式降低农户初期投入,单户建设成本从3万元降至8000元;


在组织协调上,建立“一户一档案”管理系统,实时监控养殖数据,确保防疫措施100%落实;在风险兜底层面,设立50万元专项风险基金,当市场价格低于保底价时启动差额补贴机制,保障农户基本收益。

(二)企业的技术赋能
合作企业万禾农业构建了“八统一”服务体系。在供种环节采用胚胎移植技术,使母羊繁殖效率提升40%,纯种羔羊供应能力达5000头/年;饲料方面开发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生态饲料,每吨成本降低200元,同时减少农业废弃物污染;防疫环节建立远程诊疗系统,配备专职兽医团队,疫病发生率控制在1%以内;销售端与盒马、京东等平台建立直供渠道,产品溢价率达35%,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。
(三)农户的主体地位
参与农户可获得三重收益保障。基础收益方面,每头认养羊年固定收益2000元,较传统养殖提升150%;繁殖收益上,母羊繁殖的羔羊由企业按市场价回购,单户年均增收1.2万元;技能收益层面,通过“田间学校”模式,农户掌握了智能养殖、疫病防控等12项实用技术,职业能力显著提升。

图片

多维价值的产业重构


(一)品种保护的创新实践


通过建立“保种场-扩繁场-商品场”三级繁育体系,纯种羊存栏量从不足100头恢复至1000头规模,基因纯度保持在90%以上。企业投入300万元建设分子育种实验室,成功破译75%的品种特异性基因序列,为科学保种提供了技术支撑。
(二)产业升级的示范效应
项目带动形成“养殖-加工-文旅”三产融合模式。加工端建成年屠宰5万头的标准化加工厂,产品细分割比例达60%,单羊附加值提升300元;文旅端开发“认养+体验”旅游产品,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,带动民宿、餐饮等关联产业增收500万元;品牌端注册“崇户”商标,产品获得有机认证,终端售价达85元/500克,是普通羊肉的2.5倍。
(三)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
项目实施三年来,累计带动330户农户增收,户均年增收3.8万元;村集体通过服务分成,年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。更重要的是,培养了一支5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储备
当前模式仍需在三个方面深化创新:一是探索“区块链+认养”技术应用,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溯源;二是开发功能性羊肉产品,如低胆固醇、高钙羊肉,提升产品科技含量;三是建立产业联盟标准,推动崇明白山羊成为长三角地区特色农业的标杆品牌。
陈西村的实践证明,通过构建“政府引导、企业主导、农民主体”的协同创新机制,完全可以实现地方品种保护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。这种“小品种、大产业”的发展路径,为乡村特色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崇明方案”。

图片

当前模式仍需在三个方面深化创新:一是探索“区块链+认养”技术应用,实现从牧场到餐桌的全程溯源;二是开发功能性羊肉产品,如低胆固醇、高钙羊肉,提升产品科技含量;三是建立产业联盟标准,推动崇明白山羊成为长三角地区特色农业的标杆品牌。
陈西村的实践证明,通过构建“政府引导、企业主导、农民主体”的协同创新机制,完全可以实现地方品种保护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双赢。这种“小品种、大产业”的发展路径,为乡村特色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崇明方案”。


图片


文章分享转发朋友圈,加工作人员微信(chiyanmary)提供截《认养农方案》包含共享农场,认养农业的模式,以及实施方案。同时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的看法,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,结识更多行业伙伴!


图片

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,获取广州赤焰信息系统试用资格


扫码获取案例和报价

关注我们

咨询电话

400-803-23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