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03-2309
13392657254

村民月增3000+,村集体增收480万,江苏小镇靠EOD模式+认养农业实现逆袭?

来源: 赤焰信息   时间: 2025-07-31   浏览次数: 0

2024.5.10认养农业.gif

江苏这个小镇彻底火了!靠一把“生态+产业”的组合拳,让泥土里长出了新商机。乡村振兴喊了这么多年,这地方偏不按常理出牌——把EOD模式(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)玩出了新花样:认养农业让城里人追着交钱,农废变肥料反而赚了钱,硬是把“绿水青山”酿成了“金山银山”。这条“生态能赚钱、农民能受益”的新路子,藏着乡村逆袭的密码。

图片

认养农业走红:从田间到餐桌的新连接


认养农业这个新鲜事物,在小镇落地后很快就火了起来。依托本地丰富的农产资源,小镇联合农业合作社设计了不少接地气的认养方案。从基础的“半亩菜园”套餐,到进阶的“家庭农场”组合,甚至还有针对儿童的“小小农夫”体验项目,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。


认养者通过小镇开发的微信小程序,就能完成选地、付费、查看作物生长情况等一系列操作。小程序里实时更新着田间的监控画面,还能看到农技人员记录的作物生长日志。


每到周末,不少城里人带着孩子来田里体验耕种,孩子们在田埂上追蝴蝶,家长们则跟着农民学习施肥技巧,田间地头一派热闹景象。这种模式既让城里人吃上了自己参与种植的放心菜,又为乡村带来了持续的人气。

图片

而广州赤焰信息(微信ID:chiyanmary)认养农业系统正为此类场景提供技术支撑:支持多终端操作,可接入物联网设备同步土壤、气候数据,自动生成生长档案;


内置的“认养社交圈”方便用户分享互动,还能一键发起农事体验预约,搭配智能订单管理功能,让从认养到收获的全流程更高效,轻松提升用户粘性与运营效率。

农废变“宝贝”:循环经济激活生态价值


小镇在发展认养农业的同时,也没放过农业废弃物这个“宝”。过去,每到秋收后,秸秆处理就是大难题,一把火烧了虽然省事,却让空气变得灰蒙蒙;畜禽养殖场的粪便随意堆放,夏天臭味熏天,下雨时污水还会流进河里。


现在,小镇建起了农废处理中心,引进了秸秆粉碎机、有机肥发酵罐等设备。秸秆经过粉碎、压缩,变成了可用于发电和供暖的生物质燃料,镇上的小学和养老院冬天就靠这个取暖;


畜禽粪便加入秸秆粉末发酵后,成了肥力十足的有机肥,免费提供给认养农田使用。处理中心还雇了10多位村民负责日常操作,每人每月能多挣3000多元。原本让人头疼的农废,如今成了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。

图片
EOD模式的魔力:生态与产业的双向奔赴


这其实正是EOD模式的巧妙之处——把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拧成一股绳,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。认养农业带来的客流,让镇上的农家乐、土特产店生意越来越好,去年全镇旅游收入比前年翻了一番;而农废资源化处理让乡村环境持续改善,河水变清了,天空更蓝了,又吸引了更多人来认养、来旅游。


这种良性循环吸引了不少企业的目光,目前已经有3家农业科技公司和2家文旅企业投资了5000万元。这些资金一部分用来拓宽村里的主干道、新建生态停车场,解决了过去游客多了就堵车的问题;另一部分用来引进无土栽培技术、建设智能温室,让认养项目能四季运营,还升级了农废处理设备,提高了资源利用率。

村民得实惠:收入与幸福感双提升


发展好了,最直接的好处落到了村民头上。村集体通过认养土地流转、农废处理中心运营等项目,年收入增加了480万元。村里用这笔钱翻新了小学的教学楼,添置了多媒体教学设备,还请来了城里的老师定期支教;


村卫生室也增添了新的诊疗仪器,村民们小病不用再跑县城;文化广场上安装了健身器材,晚上路灯一亮,村民们就聚在这里跳广场舞、拉家常。


村民的个人收入也水涨船高,土地流转有租金,在认养基地打工有工资,开农家乐、卖土特产还有额外收入。村民王大叔算了笔账:“家里3亩地流转给合作社,一年能拿4500元;我在基地当管理员,每月4000元;老伴在农家乐帮忙,每月也有2000多。现在日子比以前红火多了!”环境好了,钱包鼓了,村民们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。

图片

该小镇认养农业与农废处理借助EOD模式结合,实现生态保护、经济收益与惠民多重效益,为乡村振兴提供思路。周边两村已考察学习,拟依自身林果、渔业资源复制。更多地方若借鉴此发展智慧,有望找到乡村振兴之路,让乡村兼具“颜值”与“价值”。

图片


文章分享转发朋友圈,加工作人员微信(chiyanmary)提供截《认养农方案》包含共享农场,认养农业的模式,以及实施方案。同时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的看法,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,结识更多行业伙伴!


新1.png

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,获取广州赤焰信息系统试用资格


扫码获取案例和报价

关注我们

咨询电话

400-803-23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