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03-2309
13392657254

农民月增收3000+,大连青堆镇用“生态种植+智慧认养”模式打开农产品销路

来源: 赤焰信息   时间: 2025-07-24   浏览次数: 0

2024.5.10认养农业.gif

亩均收益翻3倍!大连庄河青堆镇的水稻农场靠一个小程序火了——“青堆云认养”把“蟹稻共生”生态田搬进手机,认养者能实时看种植、溯源查数据,既让消费者吃得明白,又让农场赚得更多。这个“生态种植+智慧认养”的组合拳,正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本。

图片


蟹稻共生:生态循环里的“黄金搭档”



“蟹稻共生”是青堆镇模式的生态根基。4月农场将蟹苗投放稻田,螃蟹充当“田间卫士”,可减少80%人工除草工作量,农药使用量降低60%以上,节省种植成本,其粪便还是水稻的天然有机肥,使化肥使用量减少约40%。


水稻滋生的微生物等为螃蟹提供饵料,使其生长周期缩短15天左右。这种生态循环提升了水稻和螃蟹品质,契合消费者对“绿色无添加”农产品的需求。


云认养小程序:把稻田“搬进”手机的互动纽带



“青堆云认养”小程序是连接农场与消费者的关键。其模式新颖,让“种地”变得可感知、可参与。认养者打开小程序,能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查看认养稻田生长画面,施肥、用药记录全程可查,还有“农事提醒”“云选种”“云监控”等功能,使认养者可“深度参与”种植全流程。这种透明感拉近了消费者与农场距离,上线半年积累2000多名注册用户。

图片

文旅融合:从线上认养到线下体验的消费闭环
文旅融合则让这套模式“活”了起来。农场结合当地的“稻田插秧节”搞的直播,一下子吸引了30万人次围观。直播中,主播带着镜头走进稻田,展示农民弯腰插秧的场景,还捕捉到稻田里乱窜的螃蟹,时不时和农民互动,讲解种植知识,让城市消费者觉得新鲜又亲切。
这场直播直接带动100余亩水稻被认养,还让周边民宿的入住率涨了35%。除了插秧节,农场还在丰收季举办“稻田收割体验日”,认养者可以带着家人来体验收割的乐趣,现场品尝刚收获的新米做成的米饭。
现在,认养者不仅能在线“盯梢”自家水稻,还能趁着周末去稻田体验插秧、收割,晚上住民宿看星空,形成了“认养+游玩”的消费闭环,让农场的客户复购率达到了60%以上。

图片

收益升级:从单一种植到多元增收的价值跃迁
从收益来看,这套“生态+科技+文旅”的模式效果显著。过去传统种植模式下,每亩稻田的净利润大约在800元左右;现在通过认养增收,认养的水稻每亩能多收入1500元,再加上文旅导流带来的附加收益,每亩利润达到了2300元左右,翻了近3倍。
农场赚钱了,当地农民也跟着受益。农场常年雇佣20多名当地农民负责稻田管理,每人每月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。周边有10多家农户开起了民宿和农家乐,在旅游旺季,每家每月能多赚5000元以上。还有一些农户把自家种植的蔬菜、养殖的家禽等拿到农场周边售卖,收入渠道比以前多了不少。

图片

青堆镇为乡村振兴提供新思路:农业不止“种地卖粮”,可借生态种植提质、科技连消费者、乡村旅游延价值,使“种地”具参与、体验、分享属性,促农民增收、城市人寻乡愁,为乡村添活力。此模式或可复制,如南方稻田“虾稻共生”结合水乡特色开展认养与文旅项目,山区果园搞果树认养让消费者线上关注、线下体验采摘。找到本地特色农产品,善用科技工具、做好消费体验,更多乡村有望走出振兴特色路。

文章分享转发朋友圈,加工作人员微信(chiyanmary)提供截《认养农方案》包含共享农场,认养农业的模式,以及实施方案。同时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的看法,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,结识更多行业伙伴!

新1.png

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,获取广州赤焰信息系统试用资格


扫码获取案例和报价

关注我们

咨询电话

400-803-23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