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03-2309
13392657254

木栏村的“认养革命”:399 元一棵苹果树,重构乡村与城市的连接方式

来源: 赤焰信息   时间: 2025-07-14   浏览次数: 0

2024.5.10认养农业.gif

在阿坝州小金县的雪山脚下,有个村子靠 “卖果树” 火了!游客花 399 元认养一棵苹果树,既能坐等雪山苹果送货上门,还能随时进山打卡田园生活;村民提前揣稳收益,不用再愁销路 —— 木栏村这场 “我在雪山下,有棵苹果树” 的认养活动,正像投入湖面的石子,让这个藏在深山中的村落,溅起了乡村振兴的层层涟漪。

图片

399元背后的价值闭环:从“看天吃饭”到“订单农业”


399元的认养费用,背后是一套精密且透明的价值交换体系。这笔费用并非简单的“买果钱”,而是涵盖了果树全年的管护成本——从春季疏花疏果、夏季病虫害绿色防控,到秋季套袋保果,再到最后的采摘包装,每一项环节都有明确的资金分配比例。


游客通过提前锁定果树产出权,不仅能在收获季收到至少20斤的雪山苹果,还能获得专属的果树生长日志,实时查看果树的生长状态。
对村民而言,这种模式彻底改变了过去“看天吃饭”的被动局面,2024年超2000棵的认养量,提前为村里带来近80万元的稳定收入,相当于全村半年的传统种植总收入。更重要的是,它实现了农产品从“被动销售”到“主动预订”的模式升级,为村级集体经济构建起抗风险的收益底座。

图片

“农业+服务”的乘数效应:从卖果子到卖体验


这种认养模式的价值,正通过“农业+服务”的乘数效应持续放大。为了让认养用户获得更深度的体验,木栏村从2023年开始系统性升级乡村服务设施。21栋主题民宿各有特色,既有藏式碉楼改造的传统风格,也有融入现代设计的简约户型,满足不同家庭的住宿需求。


共享厨房配备了齐全的厨具,村民还会主动提供本地食材代购服务,让游客能亲手烹饪雪山下的新鲜食材。烧烤区旁特意保留了一片草坪,春季可赏花野餐,秋季能围炉煮茶,成为认养人家庭聚会的热门选择。

数据最有说服力:苹果花期的“赏花认养”活动,让游客转化率提升了60%;采摘季的亲子体验活动,更是让认养用户的复游率达到普通游客的3倍以上。


成都市民李女士就是典型例子,她2023年认养了一棵果树后,全年带家人来了4次,“春天来看苹果花,夏天来避暑,秋天摘苹果,冬天来玩雪,每次都有新体验”,这种高频互动形成了“认养引流—体验留客—口碑传播”的良性循环。

图片

流量外溢带动业态升级:从“一村一业”到“全域联动”


流量红利正在向周边区域辐射,带动整个村落的业态升级。看到认养模式带来的商机,村民们纷纷主动参与进来。


村民王大姐原本在外打工,2024年回乡把自家老屋改造成民宿,凭借地道的藏式家常菜,旺季时房间常常提前半个月被订满。


像王大姐这样新增的28家自营民宿,与村里的主题民宿形成互补,让木栏村的住宿承载力提升了40%,也催生出“村民掌柜”这一职业新形态。


更值得关注的是,木栏村没有局限于单一的苹果认养,而是巧妙串联起周边资源,打造“认养+N”的体验闭环。认养人可以参与果树管护教学,跟着村民学习给果树剪枝、施肥;


能走进藏寨碉楼,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石砌技艺;还能沿着村里规划的徒步路线,走进四姑娘山的外围秘境,感受高原风光。这些丰富的活动让游客停留时间从平均1.5天延长至2.8天,带动餐饮、手作、文创等综合消费增长近200%

图片

乡村价值的重构:从“资源沉睡”到“活力觉醒”


木栏村的实践,本质上是一场乡村价值重构的生动实践。通过认养模式,村里把过去分散的苹果树、闲置的农房、传统的技艺这些“沉睡资源”,转化成了标准化的服务产品和体验场景。


村民的角色也随之转变,从单纯的“苹果种植者”变成了“乡村服务提供者”。为了适应这种转变,村里联合县文旅局开展了多期培训,内容从民宿经营、接待礼仪到短视频宣传,全方位提升村民的服务能力。


这种转变带来的成效显而易见:2024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,服务业收入占比已达43%,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依靠农业的收入结构。


更重要的是,它唤醒了乡村的自我发展能力,形成“用户参与—收益提升—设施改善—更多参与”的正向循环。如今,村民们讨论的不再是“今年收成怎么样”,而是“如何把服务做得更好”“下个月该新增什么体验活动”。

图片


对于想要开展认养行业的商家来说,怎样制作云认养小程序,可以选择赤焰信息认养系统(微信ID:chiyanmary),赤焰提供的认养系统,具备完善的推广运营支持。
工人端协作:农场工人通过小程序接收任务指令,实时上传施肥、修剪等农事记录,形成可追溯的生产档案;
农谷故事与农夫风采:通过短视频、图文记录果树生长故事,展示农场工人的日常,拉近消费者与生产者的距离。
可视化监控系统:实时监控农产品和畜牧的生长环境和生长状况,让消费者可以随时查看农产品的生长情况,增加互动性和透明度。
如今,木栏村于雪山下开启新篇。认养体系完善后,该村将模式复制至青稞、牦牛等特色农产品,推出定制服务,还修建温室大棚拓展苹果体验。这个深山村落借认养模式成为乡村振兴范例,未来,“我在雪山下有棵苹果树”将代表人与乡村共生共荣的美好可能。


图片


文章分享转发朋友圈,加工作人员微信(chiyanmary)提供截《认养农方案》包含共享农场,认养农业的模式,以及实施方案。同时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的看法,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,结识更多行业伙伴!



新1.png

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,获取广州赤焰信息系统试用资格


扫码获取案例和报价

关注我们

咨询电话

400-803-23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