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803-2309
13392657254

从年销8万到80万:汪家堡村合作社靠“认养制”打了场翻身仗,带动农户收入增长114%

来源: 赤焰信息   时间: 2025-08-15   浏览次数: 0

2024.5.10认养农业.gif

当城市餐桌惦记着泥土里的新鲜,乡村土地盼着增收的良方,甘肃张掖汪家堡村用30平方米菜地牵起了城乡的手。这个合作社发起的“认养一分地”活动,让城里人圆了“种菜自由”,更让乡村尝到了创新的甜头——在乡村振兴的棋局上,它既是城乡要素流动的新通道,更是激活乡村经济的鲜活样本。

图片


创新经营模式,精准对接城市需求



“认养一分地”的核心在于重构农业产销关系。消费者支付2680元认养30平方米菜地后,便拥有了这块土地的“虚拟主权”:合作社提供从选种、耕种到采收的全流程服务,认养者可通过专属小程序查看蔬菜生长状态,每周收到按家庭需求搭配的新鲜蔬菜包,周末还能带着孩子到田间体验除草、摘菜的乐趣。


这种模式精准戳中了城市家庭的痛点——如今不少家长希望孩子接触农耕文化,上班族渴望在忙碌中寻得一份田园闲趣,而“认养制”恰好满足了这些需求。汪家堡村的李大姐笑着说:“城里来的张老师每周都来菜地看看,自家种的小番茄熟了,非要摘一篮分给邻居,说这是‘带着泥土香的社交’。”

图片

而广州赤焰信息(微信ID:chiyanmary)认养农业系统的功能设计恰好适配这些需求,其包含的定制化认养模块、实时数据看板和配送链路管理,能为类似“一分地”项目提供稳定的技术底座。


提升农产品附加值,带动农户增收


传统种植模式中,农户常陷入“丰产不丰收”的困境,而“认养制”让农产品从“按斤卖”变为“按份认养”,附加值显著提升。以当地主打蔬菜为例,除了娃娃菜单价升至6元/斤,圣女果、黄瓜等认养蔬菜价格较普通市场高出40%—60%。

背后的逻辑不难理解:认养蔬菜全程采用有机肥种植,拒绝农药残留,每批次产品都附带检测报告,这种“可视化信任”让消费者愿意为品质买单。


数据显示,参与认养项目的23户农户,年均收入从过去的3.2万元增至6.8万元,增长114%,合作社年度销售额突破80万元,不少农户还主动参加了农技培训,种植水平更上一层楼。

图片


延伸产业链条,激活周边服务业


“认养一分地”带来的不仅是菜地的价值,更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,激起乡村服务经济的涟漪。村里的“老王家农家乐”原本客源寥寥,如今每到周末都座无虚席,客人多是来收菜的认养者,点上一份刚摘的蔬菜炒土鸡蛋,再带点农家腌菜当伴手礼,单月收入比以往翻了两番。


这种带动效应辐射到多个领域:村里的闲置农房改造成民宿,每月能接待20多组家庭;两名返乡青年开起“田间超市”,专卖认养地周边的土特产;甚至有村民做起“代耕代管”服务,帮没空来的认养者打理菜地。


据统计,活动开展以来,村里餐饮、住宿等服务业收入增长37%,新增就业岗位46个,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陆续返乡。

图片


发展范本,助力乡村振兴


汪家堡村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思路。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,在于抓住了“体验经济”的内核——让城市消费者从农产品的“购买者”变为“参与者”,同时通过合作社组织化运作,降低农户单打独斗的风险。


农业专家指出,这类模式尤其适合城郊乡村推广:一方面距离城市近,便于认养者实地参与;另一方面能依托城市消费市场形成稳定闭环。目前,邻近的三闸镇已开始借鉴经验,结合当地葡萄种植特色推出“认养一棵葡萄树”活动,首月就吸引了80多户家庭参与。

图片

从汪家堡村的实践来看,“认养一分地”不仅是一场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,更在重塑城乡关系。它让土地焕发新活力,让农户重拾职业尊严,让城市人找到与乡村连接的情感纽带。随着这类模式的不断成熟,乡村振兴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,而会变成每个参与者都能触摸到的生活改变。

文章分享转发朋友圈,加工作人员微信(chiyanmary)提供截《认养农方案》包含共享农场,认养农业的模式,以及实施方案。同时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的看法,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,结识更多行业伙伴!

新1.png

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,获取广州赤焰信息系统试用资格


扫码获取案例和报价

关注我们

咨询电话

400-803-230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