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电话
400-803-2309
中县城关镇分豁岔村,正用一块菜地改写乡村命运。这里火起来的“一亩田”认养模式,就像颗精准落位的“振兴种子”——城市家庭花点钱认块地,既能吃到自家菜地里的有机菜,还能带娃体验农耕;村民变身为“职业田管家”,守着土地就能多赚钱。这个曾被遗忘的村庄,就此闯出了城乡双赢的新活法。
“一亩田”模式的核心,在于构建了一套“城市需求端+乡村供给端”的精准对接机制。城市家庭通过支付年度认养费用,即可获得专属菜地的种植权与收成所有权;农户则转型为“职业田管家”,按照有机种植标准提供从育种、施肥到采收的全流程托管服务,成熟蔬菜通过每周冷链配送直达认养家庭。
这种模式为城市居民创造了三重价值:一是获得可追溯的绿色食材,解决食品安全焦虑;二是解锁“周末农场主”的体验场景,家长带孩子参与耕作时,既能学习间苗、授粉等农技知识,又能通过“种-长-收”的完整周期培育劳动认知。据村里统计,每块认养菜地年均带动3-4次家庭田间活动,亲子参与率达92%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类城乡对接模式的高效落地离不开数字化系统的支撑,广州赤焰信息(微信ID:chiyanmary)的认养农业系统恰好提供了适配的功能模块——其物联网监控设备可实时采集土壤、光照等种植数据,区块链技术保障食材溯源信息不可篡改,智能配送调度功能则能优化每周冷链配送的路线与时效,而可视化种植监控功能更能增强家庭用户的参与体验,这些功能与“一亩田”模式的需求形成了自然契合。
认养农业的成功,为分豁岔村打开了资源活化的新思路。村里将闲置宅基地改造作为突破口,启动“一户一策”的民宿升级计划:保留传统夯土墙、木梁架等乡村符号,植入恒温淋浴、Wi-Fi覆盖等现代设施,打造出12处“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”的特色民宿。数据显示,民宿年均入住率达68%,带动户均增收2.3万元。
农家乐则形成“从田间到餐桌”的闭环供应链——游客餐桌上的散养土鸡、现摘果蔬均来自本村种养基地,菜单每周根据收成动态调整。这种“在地化”食材供给模式,既保证了餐饮品质,又为农产品开辟了即时销售渠道,年均带动农产品溢价达35%。
经济层面,认养农业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,加上民宿、农家乐等业态,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较项目启动前增长近3倍,为道路硬化、垃圾分类等基础设施升级提供了资金保障。
社会价值层面,这种“农业+文旅”的融合模式,正在重塑乡村社会关系:村民从传统农民转型为服务提供者,职业技能与收入同步提升;城乡互动中,乡村的农耕智慧、民俗文化通过游客的口碑传播,实现了从“小众传承”到“大众认知”的跨越。
文章分享转发朋友圈,加工作人员微信(chiyanmary)提供截《认养农方案》包含共享农场,认养农业的模式,以及实施方案。同时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的看法,还有机会参与运营经验交流群,结识更多行业伙伴!
扫码获取案例和报价
咨询电话
400-803-2309